• 首页
  • 广西高考
  • 福建高考
  • 海南高考
  • 重庆高考
  • 四川高考
  • 云南高考
  • 贵州高考
  • 河南高考
  •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大学 >
    比较好的中外合作大学有哪些 如何选择这些大学
    时间:2025-06-13 15:10:48 来源:56看看网

    中外合作办学通常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目前所称的中外合作办学一般是指国家鼓励的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

    中国中外合作办学大学

    全国排名专业名称学校名称专业星级办学层次
    1传播学宁波诺丁汉大学6星级中国民办大学顶尖专业
    1传播学西交利物浦大学6星级中国民办大学顶尖专业
    1国际商务宁波诺丁汉大学6星级中国民办大学顶尖专业
    1国际商务西交利物浦大学6星级中国民办大学顶尖专业
    1国际政治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6星级中国民办大学顶尖专业
    1化学上海纽约大学6星级中国民办大学顶尖专业

    如何正确选择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和专业

    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选择,要从两个大方面考虑,一方面是学生本身,一方面是学校本身。这两者缺一不可,都要充分考虑才可以做出最好的选择。就从这两方面进行来讲解。

    一、不同的学生应该怎么选择?

    从学生成绩方面考虑:

    1、如果高考分数特别高,还是以报考国内一流大学为主

    分数较高的学生首先说明较适应国内的教育体系,所以应乘势而下继续享用国内顶尖的教育资源。国家在这一类的大学里有大投入,个人又能多学知识,还有机会结识一批志同道合的精英,何乐而不为呢?

    那这部分优秀考生想获取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怎么办?我们觉得可以通过本科毕业后国外考研或者在本科阶段寻找交流生的机会来实现。

    2、如果高考分数在一本线附近,可以报考比较好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分数在一本线附近,想要报考好的国内高校是不太可能了,但是可以报考比较好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因为它们的入学条件比较松,进入的可能性很大。

    3、分数较低不够读一本,抓住中外合作办学这个机会

    如果分数没有上一本线,由于我国现行的高招录取制度限制,统招中外合作项目不可能突破调档线这个硬杠杠,这部分考生可以选择二本院校中的中外合作院校,因为从整体上来说,中外合作办学中的二本院校中的国外院校都要优于国内院校,起到了带动国内院校发展的作用。如果因为分数原因无法读一本,选择二本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从家庭经济状况考虑:

    一般来说,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费用都比较高,是普通高校的好几倍甚至更好,一般少则三五万,多则七八万。所以如果家庭条件较高的学生报考的话,就不成问题;但如果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话,家庭负担就会很重,所以学生们在报考时一定要量力而行,慎重选择。

    另外英语成绩好、性格外向的学生选择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是比较有优势的。

    二、怎样正确选择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和专业?

    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展以来,各地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层出不穷,但有的是教育部批准办学的正规项目,但有的却是打着“中外合作办学”的幌子,欺骗学生和家长的违法机构。那么对于不明白其中区别的家长和同学该怎么选择呢?

    为此,教育部发表官方声明,给对如何选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做出了六个方面的提醒,让家长和学生可以以此为依据,正确选择。

    一、关注所就读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是否是经过合法审批,最主要的是要查看办学者是否能提供审批部门所颁发的同意其办学的文件。没有上述许可证或批准书的不是中外合作办学。

    二、关注实际办学情况,尤其是教育教学质量。如,学生入学标准、外国师资配备情况、课程设置情况、办学环境与条件等。另外,要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必要时应向相关单位核实有关信息的真伪。

    三、关注学校的招生宣传与实际办学情况是否一致。重点考察招生宣传中的办学地点、收费项目与数额(须由中外合作办学所在地省政府批准)、招生人数等是否与实际办学情况一致。

    四、关注招生标准。按照规定,实施我国高等学历教育的,须按照同地区同批次计划内录取。实施外国教育机构学历、学位教育的,其录取标准应当不低于外国教育机构在其所属国的录取标准。

    五、关注招生计划。按照规定,颁发中国高等学校学历学位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招生必须纳入国家高等学校招生计划。而实施外国教育机构学历、学位教育的,也应具有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核定的招生计划数。

    六、关注中外合作办学的评估和认证情况。教育部已推行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和加强合作办学证书颁发的认证注册两项举措,可通过了解这两方面的内容,做出更恰当的就学选择。

    了解 【志愿填报】更多资讯
    版权所有